服务咨询热线:

010-68640933

高效沉淀池系统

高效沉淀池系统
系统概述
随着国家对出水标准的不断提高,不能对污水中的TP和SS等杂质进行有效的去除,没有充分发挥沉淀池的处理效果,因此对沉淀池不断的进行改进,提高TP和SS的去除率,减轻其他环节,符合节约污水处理成本,也就衍生出了高效沉淀池系统。高效沉淀池是一种紧凑、高效、灵活的污水处理工艺,其利用载体絮凝和快速沉淀技术,来去除总磷和悬浮物的高效能工艺。其依托污泥混凝、循环、斜管分离及浓缩等多种理论,通过合理的水力和结构设计,进行集泥水分离与污泥浓缩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沉淀工艺。该工艺特殊的反应区和澄清区设计,广泛地应用于各项领域,可用于处理工业和生活污水、饮用水、雨水以及三级废水。


应用范围
  • 城镇污水的初级沉淀和(或)深度除磷
  • 黑臭水体
  • 雨水收集处理后回用
  • 地下及地表水的沉淀和(或)软化
  • 河道治理
  • 工业工艺用水生产及工业废水的特殊处理
 


主要功能
  • 去除总磷
  • 去除悬浮物
  • 去除浊度
  • 去除重金属离子
  • 去除COD、BOD等污染指标
  • 去除石油类、藻类及粪大肠杆菌
 


工作原理
在混凝反应区内引入混凝剂,在搅拌器作用下完成细小悬浮物、药剂、原水的快速凝聚反应,然后混合液进入絮凝反应区进行慢速絮凝反应,同时加入絮凝剂,通过絮凝、吸引吸附、电荷吸附、架桥、网捕等作用将水体中的藻类、微小悬浮物、胶体、细菌等不溶性污染物与絮凝剂有效结合,形成大量高密度均质的矾花。这种高密度的矾花能够捕捉并凝聚更微小粒径的污染物,使得污泥在沉淀区的沉降速度更快,水体净化效果更好,出水清澈透明。浓缩污泥的循环不仅保证絮凝反应池的固体浓度,提高了泥水的絮凝能力,使形成的絮体更加均匀密实。斜板(管)的设置以及污泥的回流强化了泥水分离的过程,斜板沉淀池中可用于泥水分离的面积为普通沉淀池的数倍。



 
 
典型工艺流程

高效沉淀池由反应区和澄清区两部分组成。反应区包括混凝反应区和絮凝反应区;澄清区包括入口预沉区、斜管沉淀区及浓缩区。

污水进入高效沉淀池的混凝反应区,同时向混凝区投加混凝剂PAC等,二者充分混合反应后进入絮凝反应区与在此加入的助凝剂PAM进行混合反应,形成较大的絮体颗粒,最后进入澄清区快速沉降,澄清水通过集水槽收集进入后续处理单元。

在澄清区,部分矾花慢速地从预沉区进入到沉淀区使大部分矾花在预沉区沉淀,部分矾花进入斜管沉淀区完成剩余矾花与水分离的过程。矾花在沉淀区下部累积并浓缩成污泥,浓缩区分为两层,一层位于排泥斗上部,经泵提升至反应区以循环利用;一层位于排泥斗下部,由泵排出进入污泥处理系统。

 

1、混凝剂投加  2、絮凝剂投加  3、反应池  4、斜管  5、澄清水槽  6、栅形刮泥机  7、出水渠  A、原水进水  B、澄清水出水  C、污泥回流  D、污泥排放
 


技术特点
  • 占地面积小;
  • 投资低;
  • 设备简单易于管理;
  • 污泥浓度高,可直接进行污泥脱水;
  • 高达20%以上的药剂节约;
  • 出水TP≤0.5mg/L,SS≤1mg/L;
  • 石油类、藻类去除率高达99%以上,同时高效去除重金属离子。
 

WORLD'S设计创新
  • 独创的布水设计,可将药剂与水充分混合,提高利用效率,节约药剂;
  • 独创的搅拌机、刮泥机设计,高效的设备运行同时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;
  • 采用先进的PLC前后控制机制,自动调节加药量及排泥量;
  • 污泥浓度高,可直接进行污泥脱水;
  • 独创的斜管冲洗装置;
  • 独创的结构设计,减少池面积泥。
 


相关案例:
  • 汕头市潮阳区城区污水处理厂

    项目位于广东汕头市潮阳区,一期改造规模为7 5万m3 d,二期扩建规模为7 5万m3 d,扩建后总规模为15万m3 d;建设深度处理工艺,总规模为15万m3 d。

    查看案例
  • 衡阳市城西污水处理厂(三期)

    项目位于衡阳市蒸湘区长湖乡城西污水处理厂内,水厂扩建规模7 5万吨 日,扩建后加上现有规模22 5万吨 日,总规模达到30万吨 日。

    查看案例
  • 安远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项目

    建设内容主要在厂区原有 1 万吨 日处理量的基础上,扩容 1 万吨 日,最终达到 2 万吨 日规模。

    查看案例